萬寶龍維萊爾1858系列規范指針航海計時碼表及航海鐘套裝" src="http://img.gq.com.cn/userfiles/201202/images/13302452852.jpg"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667px; " />
第一部份:規范指針航海計時碼表
顧名思義,這款計時碼表以規范指針表盤布局亮相,無論功能及設計都令人聯想起航海歷史,關鍵是令航海人員清楚知道原來出發港口的時間,以及現時所處位置的時間,即是同時顯示兩個地方的時間。
規范指針表盤:精準時計典范
規范指針航海計時碼表有中置分針,12時位為獨立小時盤,另設獨立小秒針盤,其布局是向傳統大型標準校時擺鐘致敬之作,其實在20世紀,標準校時擺鐘仍然是其它時計的校準時間參考。擺鐘的時、分、秒三針分離,成三針一線布局,避免秒針被時針所遮蓋;以往港口管理官員的辦公室內多數設有這類大型擺鐘作校準時間的基礎。
船長在船只啟航前,會攜同手提航海鐘到港口辦公室,根據擺鐘校準航海鐘的時間,確保在航程中有準確的時間參考依據;當年,大海航行靠舵手,準確時間參考更為關鍵;所以規范指針航海計時碼表的意義亦不言而喻。有關航海鐘及六分儀的資料,請參閱下文附錄一欄。
表盤布局,深淺有致,層次分明
規范指針航海計時碼表與傳統三針一線規范指針時計有所不同,當中八項功能:包括本地時間、原居地時間、日夜顯示、計時、30分鐘定時器,小秒針、動力儲備及上鏈提示合并顯示的布局層次分明;表盤部份鏤空,透視出機芯底板的魚鱗紋打磨以及部份齒輪的運作;部份刻度鑲飾于表盤表面,部份刻度則嵌入表盤內;深淺有致,如象征海洋深淺有別,叫大家別忘了250年面世的航海鐘對當今時計技術研發的深遠影響。
第二時區及日夜顯示
航海鐘的一個重要功能,是指示出兩個時區的時間,即是現時所處位置的時間,以及原來出發港口的時間;知道兩地時間后,就可以比較現時位置中午時間(太陽處于天上最高位置)及出發港口的時間,從而計算出現時所處的經度位置。規范指針航海計時碼表12時位置有兩地時間小時圈,其中鏤空時針指示本地時間,下面另一支時針指示原居地(例如是上一個出發港口)的時間。當表主處身原居地時,兩支時針永遠重迭一起;到達第二個時區,只要按10時位置側的按鈕,即可調校本地時間指針,直至指示正確的本地間為止;1時位的24小時制式日夜顯示,可以指示原居地的晝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