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福是誰?
“蕾絲(lesbian)”這個詞從何而來?為什么當人們談論女同性戀時會叫她們“薩福主義者(Sapphist)”或提到薩福(Sappho)?大多數人了解薩福的基本信息——如果你了解的話——她是一個希臘詩人,生活在公元前600年,也就是距今2600多年的萊斯沃斯(Lesvos)島(或叫萊斯博斯島Lesbos)。
如果那時你在希臘附近的話,你可能會迷戀上薩福,反正我知道我肯定會的。一位生活在三世紀的哲學家將她描繪成“既矮又黑”。盡管薩福沒有同時代的描述或畫像,但許多藝術家們將她描繪成了一個典型的美人:她有著光滑烏黑的深色卷發,苗條但凹凸有致的身材,黑色健康的皮膚和深邃神秘的眼睛。聽上去不錯,再加上她家很有錢,并來自貴族家庭。有誰幫我造個時光機嗎??
在一些藝術作品中,薩福還懷抱七弦琴,七弦琴在當時就像手持豎琴一樣,是一種非常基本的弦樂器,就像當時的電吉他。原因就是薩福寫抒情詩(lyrical poetry),也就是創作配樂詩。抒情詩人就是音樂家,這就是“歌詞(lyrics)”這個單詞的來歷。盡管當時的音樂和現在有很大的不同,但在當時來看她是應當是個搖滾明星。她歌唱愛和美,并自曝私生活的丑聞,這吸引了一大群的追隨者。她的生命短暫,據說是自殺,但有關她的死因仍有未解之謎。
遺憾的是盡管有號稱九卷薩福詩集,但實際上只有很少流傳下來,僅有一首長詩和少量完整的作品。其他的就是一些寫在莎草紙上的只言片語,一行字,甚至是幾個詞。圍繞著為什么這些詩作散失了而更早的詩流傳下來??? 的問題有很多猜測。有人說是被作惡多端卑鄙的宗教分子給燒毀了,但更有可能的情況是,時間的侵蝕抹去了記錄在由有機物質制成的莎草紙上的文字。薩福使用一種已失傳且不再有學者研究的方言寫作,這使得她的詩不再被編進手手相傳流傳后人的詩集里。許多發現的碎片都是尼羅河谷包裹木乃伊和制作神獸的莎紙草片。或者這是為了薩福的詩句不遭受審查而有意為之,又或者它們就像今天那些過期被丟掉的報紙一樣。
就像任何一個歷史人物那樣,有關薩福有諸多矛盾的傳說和爭論。她是女同性戀嗎?當然根據字面意思,她是女同(萊斯博斯人lesbian,這里用了一個巧妙的雙關——注),不管他是男是女,反正住在當時的萊斯博斯(lesbos)島上。當(男性)詩人和藝術家開始形容女人間的性愛場景時通常會用薩福來做主人公以激發他們的想象,這個詞才逐漸表示喜愛女性的女性。雖然沒有證據表明,但據說薩福結過婚,有個叫克萊伊斯(Cleis)的女兒,還曾在薩福的詩中被唱到。關于這個克萊伊斯是不是薩福的女兒還有爭論,有人說克萊伊斯在當時的文化中是“女奴”的意思,或許薩福喜歡捆綁調教施虐受虐(BDSM)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