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 Wang(捕鯊王):CPF123德州撲克論壇總裁
4
知道Teddy Wang要來,王東特地提前四個小時開張Hold’em Stars Club。他是這家德州撲克主題酒吧的老板,管理一個叫“巴巴吧撲克”的網站,也組織過三屆德州撲克嘉年華比賽,他想和Teddy當面聊聊心得。
在中國的德州撲克界,“捕鯊王”是個響當當的名字,不過他更喜歡別人叫他Teddy。2009年他位列亞洲第四,華人中當屬最高,如果不是因為放棄了最后兩場比賽,他的排名應該會更靠前。
面相和潤的王東說話好像連珠炮:“最好德州撲克能在2012年的倫敦智力奧運會上被列為競技項目,那么政府就可以借此出臺明確的管理方案,對這個項目一知半解的人,也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他的滔滔不絕更襯出了Teddy的寡言,但間或,Teddy會像武俠小說里形容的那樣,“眼睛突然精光一閃”。
“所以我們不能做砸,不然這件事就難了。現在很難找到一個有發展前途的新興行業,你能夠在別人沒有看到、沒有介入的時候就得到一個機會,而且還能做出一點兒成績來。我們花了五年的時間把這個行業培養起來,還沒做大,但它起碼在那兒了。我們比別人早一步、半步也好,畢竟,很少有人能在這輩子真的做出一點兒事情來。”
Teddy的一路算是風調雨順。父親是教師,母親是醫生,他從小安分守己,成績算不上出類拔萃,但也都冒尖。大學畢業后他在上海工作了幾年,然后去英國拿下了汽車工程學碩士,又轉戰美國底特律工作。其間,他主導了完成了一項發明并獲得了專利,27歲改拿專家簽證,就專業綜合性來說,全美國都找不出30個可以和他對等的人。
2003年,Teddy在電視上目睹了美國會計師Chris Moneymaker丑小鴨變天鵝的整個過程。Moneymaker,用中文可以直白地翻譯成賺錢先生,以39美元在PokerStars的在線衛星賽中勝出,獲得了一張德州撲克的世界錦標賽WSOP入場券,然后越戰越勇,擊敗了著名的專業選手,勇奪當年總決賽的冠軍,得到了200多萬美元獎金。美國體育頻道ESPN的轉播讓這個故事更增添了“美國夢”的色彩,針孔錄像機拍攝選手底牌的創新也讓觀眾過足了現場對陣的癮,于是賺錢先生成了美國家喻戶曉的明星,也讓德州撲克在北美地區突然躥紅,影響波及全球。許多之前對這個行業心存懷疑的人也改變了態度,不再將它視為賭徒的游戲,而把它當成一種體育賽事。2006年報名參加WSOP主賽事的選手達到八千多人,和任何一種比賽的規模相比,都算是盛況空前。
這對Teddy的觸動很大。雖然他在汽車行業已經是佼佼者,也并非沒有繼續開拓的空間,但那需要漫長的時間和步驟。“每個人都有一種幻想,不想按部就班,而是在一夜之間功成名就,就像Moneymaker那樣。而且他的故事不是一個奇跡,你會想,如果我的水平提高了,運氣還不錯,或許也能和他一樣。在別的行業,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2006年,Teddy和朋友做了CPF123德州撲克論壇,“捕鯊王”就是網站上用的ID,寓意“高手中的高手”。起初,他和朋友只是渴望在網絡上找到更多的同好,卻發現極少有中國人注意這個項目。他們花了不少時間翻譯和整理資料,內行可以在論壇上交流門道,外行可以找到入門的方法,漸漸,他們的論壇成了國內德州撲克手的必去之處,也成了中國德州撲克玩家最早的基地。
網站有了知名度,也有了廣告收入,Teddy決定離開汽車行業,把網站的建設和推廣當成主業。“以前做的事情我都盡了力,也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可以再繼續下去,但它已經不再是我最大的興趣,離開或者放棄,我都沒有后悔。德州撲克最引人的地方在于它能給你一種自由,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在推廣網站之前,Teddy決心先推廣自己,“用自己的成績起到一些正面的引導”。他知道自己實戰經驗不夠,2004、2005年的時候,他曾經特地買機票從加州飛到紐約,高價請一位德州撲克高手擔任自己的老師,進行高強度的訓練,每天11點吃完早餐后開始訓練,一直到凌晨兩三點。離開了原來的行業后他有了更多的自由時間,2007、2008年的兩年里,他每星期花40個小時在牌桌上,“不為別的,就是鍛煉。”
Teddy的牌風穩健,喜怒不形于色,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喜悅點很高”。之前他管理項目,全權負責采購、安裝、調試等一條龍工作,3000萬的資金,他一個人拍板。“我不相信運氣和偶然性,而是相信綜合分析。”多年的理工科學習培養了他縝密的邏輯思維,但他并不認為這是自己真正的優勢。“這其中統計和概率的計算原理并不深。難的是,你必須在同時接受許多信息,同時做出最快的反應和判斷。說到底,你人生的沉淀和對自身的控制起了更大的作用,經歷的沉淀,決定了一個牌手究竟能到達哪個層次。”
幾年前,他在澳門大輸過一場,算是他的職業生涯里最慘烈的回憶。那時他發現,自以為能把握好的自我控制,在重壓的環境里依然會脆弱到不堪一擊。 “但是我得到一個教訓,就是不以結果來檢驗,只做此刻能下的最好決定。比如我想在中國推廣德州撲克,可能我能力有限,可能方式不對,也可能突然出現新政策,行業起了大變化。我只能在自己認知的水平和能力范圍內做到最好,還是不成,那么就愿賭服輸。”
雖然Teddy還不能被稱為真正的職業選手,但德州撲克已經成了他生活的中心。他今年有個計劃,把澳門所有的比賽打下來,一共63場。“比賽的級別有高有低,但對我來說其實沒有區別。每一次比賽我都希望能夠獲得最好的成績,不是說奢望要成為亞洲最好或者怎么樣,我要的是征服,要的是成就感。”
雖然他不認為當今牌手中有任何人稱得上是自己的偶像,但他佩服Doyle Brunson,這個被德州撲克界稱為“教父”的老頭曾得過世界錦標賽的11條金手鏈,“他寫過兩本有關德州撲克教育方面的書,對每個人都非常客氣,真的是用自身的影響來帶動這個行業。”
迄今為止,Teddy的網站已經推出了18期電子雜志,以視頻、音頻、動畫等形式介紹德州撲克圈的最新新聞和動向。2008年,他為PokerStars網站做中文簡、繁體博客的撰寫和推廣,隨他們走了韓國、澳門、菲律賓和澳大利亞四站,做實時現場報道。2009年,他辦的電子雜志作為WSOP唯一合作的中方媒體參與報道,為此,他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參賽資格,每天在賽場采訪,并邀請當地最大一家華人報紙的資深編輯坐鎮,連續一個多星期在當地華人雜志頭版連續刊登了十篇報道,“那一期的雜志,差不多是我之前一年所有雜志加起來的開銷。”今年他還想做中國第一個德州撲克集訓營,集中海外和國內的一流教練來教。
有時在牌桌上對陣,Teddy能感到有人在“讓”他。“那是一種禮讓。有人對我說,我知道你在中國為德州撲克做了一些事,我尊重你。我喜歡德州撲克是因為它培訓了我為人處事的一種態度:我的判斷只要是正確的,就不要去管結果,也不要怨天尤人。這讓我更坦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