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詢問各自身邊的親朋好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到街頭采訪陌生人,借助互聯網平臺征詢網友……最終,得到了很多個答案。人們與我們分享的,并非關于國家、社會、時代的宏大敘事,而是個人情感的某次釋放,或是對自我的一次挑戰,又或是個人的一次成長、一份責任擔當,等等。我們發現,盡管財富、地位、聲名已經成為這個社會衡量成功的單一標準,但依然有很多人正從日常生活的點滴中尋找自我存在的價值感。
紀伯倫說:“你的日常生活就是你的殿堂,你的宗教。”對于分享這個答案的人而言,即便是那些不起眼甚至瑣碎的自豪事件,也是他(她)一次重要而美好的生命體驗,是他(她)個人生活建設中的一塊里程碑。

呂鐵鵬 | 43歲,領導力講師
最自豪
2015年4月在珠峰大本營,親歷由尼泊爾地震引發的導致10多名登山者遇難的大雪崩,幸免于難后轉而幫助救災。
我的帳篷在山坡上,能夠看見遠處的冰川向下傾塌,一道巨大的雪浪,幾乎是正切著營地襲來。我趕緊沖出去向坡下的人大喊“AVALANCHE(雪崩)”,然后撲回帳篷,四肢張開趴在床墊上。大約3秒后,雪崩的風浪卷過來,我連人帶帳篷開始激烈地翻滾,腦海里什么都來不及想。停下后睜眼一看,四周全是雪,就我一個人,像世界末日。
得知登珠峰沒戲,我非常掙扎,這是我20多年的夢想。但下撤等待時,發現當地山谷的學校受損嚴重,學生不能上課,于是決定先幫助孩子們。我發動朋友圈的力量籌款,最快的一次,5分鐘內籌到3600美元。10多天后,空運來的12頂帳篷教室就全部就位。后來的總籌款有10多萬元人民幣,8所學校的孩子重返課堂。
我特別希望大家能去尼泊爾山區旅游,這是幫助他們重建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