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期間,新浪微博CEO曹國偉突然發布,阿里巴巴以5.86億美元入股新浪微博占18%股份,雙方在未來將展開深入合作云云。
微博這一模仿Twitter+Facebook的產品原本誕生于桌上互聯網,不過卻具有天然的移動互聯網屬性。據新浪微博數據,其流量已有超過7成來自移動端,也就是說新浪微博基本上可以視作一個日活躍用戶數千萬的移動互聯網平臺。
這個平臺,新浪花掉了幾十億,承擔著巨大的失敗風險搭建起來,卻遲遲建立不起營收模式,而產品卻有到中后期的跡象。空有品牌和架子的新浪,有苦難言,曹國偉心中有無絕望的苦水,想想就知道。難得這時候,急于在移動端尋找落腳點的阿里官人熱切的眼光投過來。
對阿里帝國來說,故事看上去要從容很多。擁有淘寶這一巨大的流量入口,阿里巴巴的股權贖身也順利進展,從淘寶脫胎而出的天貓不僅洗清假貨原罪而且已經成為中國最大電商網站之一。始皇帝馬云功成身退,開始幕后遙控,接班人順利上臺,集團整體上市指日可期。不過阿里帝國也在面臨潛在危機,互聯網發展進入移動互聯網這一新階段的歷史大轉折中,阿里并未有什么成功的拓展,移動電商大有潛力可挖。所以,前段馬云才會在論壇上對馬化騰的微信大表垂涎。對阿里帝國來說,它已經失去了太多時間,不過幸好它有龐大的體量和充裕的現金流,用資本換時間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這些都是合作的可能行或說想象空間,故事的細節可以在數字中尋找。據新浪微博數據:新浪微博和淘寶用戶的重合度高達45%,45%的新浪用戶一周內訪問了淘寶;淘寶用戶中,22%的人同時也訪問了新浪微博;而在微博短鏈接分享方面的數據則表明:淘寶網排名第一,占據8.2%,點擊排名中同樣是第一,占到了7.6%,天貓則為0.5%。
在電商領域,阿里帝國從淘寶和天貓出發早就介入到了整個購物生態的培育和設置之中了。也就是說,阿里早就不滿足于淘寶和天貓兩個購物平臺的經營與挖掘,更專注于外生性增長,一方面服務內容從傳統商品銷售深入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一方面繼續向全網吸納流量。入股新浪微博便是這對外吸納流量的措施之一。
以Alexa排名看,阿里擁有全國排名第三的淘寶第八的天貓,除此之外另外八位依前后次序分別是:百度、騰訊(qq.com)、新浪網、網易網、新浪微博、谷歌、搜狐網、Hao123。這其中,騰訊網、新浪網、網易網、搜狐網均以新聞資訊為主,以品牌廣告為主,對電商流量導入幫助不大;百度、谷歌和Hao123當然可以導流量,但都是一筆錢一筆買賣,只有深陷金融壓力與曖昧前景折磨的新浪微博可以建立起深度縱深合作。
對新浪微博來說,接到一筆接近6億美元的資金后可以從容喘息一下,與中國最大電商體系的合作也給資本市場留下桃色幻想空間;而對阿里巴巴來說,這只是它龐大電商帝國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所有收購來的流量都會逐漸導入自己的平臺,這些新納入的用戶數據一旦進來就再也不會離開。這個體系日益成長,它能做的事我們現在怎樣想都想不過來。
?
李勞 |
?
更多李勞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