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樂路的潮店SOURCE】
那天經過新樂路,看見SOURCE關了,這家賣潮牌的多品牌買手店是最早進駐新樂路的。一樓門面不大,卻有一個直通二樓放滿Sneaker的柱子,很震撼。二樓有幾百平方,卻只有一半賣東西,剩下一半留作gallery舉辦各種活動。店里當時還有一塊地方放著磨牛仔的機器,可以為客人DIY牛仔褲磨痕。
那年應該是07年,當時WGSN一篇文章說隨著SOURCE、SEVEN DAYS和ENO的開張,上海streetwear市場開始成熟。
如今看來話說對了一半,潮人現在確實滿街都是,可惜這些先鋒大多沒能避免做先烈。
ENO早就關了,SEVEN DAYS換了東家,SOURCE則最近遷店至來福仕廣場。
ENO當年在長樂路開店,也是一樓小門面二樓別有洞天。ENO完全自有品牌,請來各位年輕藝術家設計圖案印在TEE上。ENO晚上常搞Party,可惜里面老外太多,除非老外會說中國話,否則我等土鱉真呆不了多久,要學英語咱情愿去英孚華爾街,要么回家看老友記。
ENO支持創意,可惜為藝術家做嫁衣卻未必能影響多少消費者,品牌的打造也非一日之功。更可惜的是合作藝術家也未必買帳,覺得這創意方式太簡單。想想也是,現在凡客的VTee一搞就是數千款,有自己設計的,也有藝術家合作的,統統就賣39。
同在長樂路上也有一家店搞創意,說每三個月會換一個主題,然后從店鋪設計到產品全部換掉。有一次的主題是讓大家自由作畫,跑去店鋪看到本就小小的店鋪里放了一個畫架,一老外坐在那隨手瞎畫著,真看不出有啥創意。后來店撐了兩年也關了,這到方便了后面接手的租戶,最麻煩的住宅改商鋪已經完成,后面只要簡單裝修就行了。
Seven Days起初是香港佑威集團投資,據說投資達四千萬,當時主要代理幾個香港潮牌和做幾個自有品牌。這家香港休閑裝上市公司主品牌Uright早就生意每況愈下,投多品牌設計師集成店又是長線,結果把公司拖到破產,據當時媒體報道還欠了不少廣東自己工廠員工入股的錢。還好后面有浙江的面料公司接手并堅持買手店模式,目前轉型代理國內設計師品牌為主,也有一些國外設計師品牌,現在也算是國內最大的買手連鎖店之一了。
當年長樂路被期望成為上海的Soho或里原宿,SOURCE所在的新樂路則被認為是下一個設計師品牌聚集地。可惜現實的發展卻不一樣,新樂路現在生意最好的是奢侈品二手寄賣店,亦或是SOURCE樓下那家賣盜版DVD的店,里面都是來掏片子的老外,12元一張的價格他們還覺得劃算死。馬路對過的one by one則變成折扣店,只賣過季產品,路口拿著大牌包包畫冊的人依然不少,只要你跟他們走進弄堂的小閣樓就能買到各種超A,Celine Dion也買過不少。
SOURCE最終遷去了人民廣場的來福仕,在Novo里開了個小鋪位。0506年時來福仕絕對是上海的潮人聚集地,要街拍去那里就行。現在來福仕生意依然不錯,不過就像一個普通shopping mall而已,沒有了潮的感覺。
很難說SOURCE當年就去來福仕開會不會效果好一些,不過至少人流會多一些。否則就如陳冠希在長樂路的ACU和李燦森的Subcrew在南昌路都關張。新天地時尚人流也不多,但阿信的Stay Real,林俊杰的Smudge和羅志祥的Stage都還開著。至于陳冠希在巨鹿路的Juice由于不斷的跨界合作小活動加上明星自身的號召力,以及那里已經聚集的各類店鋪,開下去應該不成問題。
話說回來,雖然長江前浪推后浪,前浪死在沙灘上,但正是因為有這些潮流先鋒的努力才有后來潮流的發展。好在這些潮流先鋒并沒有退出歷史舞臺,而是換了一種方式繼續做著幕后推手,理應為他們喝彩。
?
葉琪崢 |
?
更多葉琪崢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