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強子出道后的第一幅作品,雄健的猛虎和蹁躚的蝴蝶遙相呼應,相得益彰。針法雖然顯得稚嫩拙樸,但可以從中窺測到強子成為巨匠的雄心與勇氣。憑借這幅作品,強子得到了當地紋身愛好者的一致喜愛。可惜,后來強子的這幅處女作毀于一次搓澡事故。”
這是微博上對上頭那張紋身圖的描述。呃……是強子自己微博寫的,雖然有自夸的成分,但轉發已經673次。
相信,這些人是因為歡樂才轉發的,可是這又有什么可歡樂的呢?
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自從芙蓉姐姐出來后,世界變得不可理喻,像鳳姐、獸獸、“干”露露……這些稀奇古怪的人反而被大多數人關注。曾經百思不得其解,這些人以出丑和丟人現眼出名,圖什么?直到有一天聽說,芙蓉姐姐剪彩要5萬,獸獸當主持人居然收到30萬,我也就理解是什么讓這群人如此不知廉恥并且興高采烈地來出洋相。
當我們看到更多“丑”開始橫行于世的時候,其實更多的是整個價值觀的崩塌。正因為有了太多腦子不太靈光的人愿意為這些丑惡買單時,這樣的妖孽才會得志猖狂。
“丑”之所以為“丑”的原因是它背離了人們主流的價值觀。而從這樣的人洋洋得意的樣子看來,他們的“丑”,取得了市場認可,也就是說,主流價值觀正在變得丑惡。如果這樣的推理是成立的,那就太恐怖了。
記得小的時候,經常偷摸去公園或者什么地方去看馬戲。剛開始的時候,還被各種高難度的雜耍傾倒。可是久了,也就沒了驚喜,覺得也就那么回事兒,飛來飛去的,看著挺驚險,逐漸去看的次數越來越少,最后徹底覺得沒意思了,也就不去了。
可是,忽然有一天,院子里說,公園里的馬戲團,有個侏儒的表演……然后各種傳聞。大家于是成群結伙的去,看過的人回到院子里也在講述那個侏儒的種種表演,神乎其神……自己忍不住也去看了。可是,即使那時候我小得幾乎什么都不知道,可看到那個侏儒在場上各種洋相后只感到了不自在,沒有任何娛樂,更不用說有什么快樂了。
若干年后,一次看到某個歌舞廳還在用侏儒這個噱頭,就打心眼里覺得一陣惡心。本來還打算去坐坐的,但是看到那個畸形的海報,就徹底打消了那個念頭。
這就是審丑的結果。一次兩次,可能還有人為了新鮮去捧個場,但是久了也就厭了,而且更可能的是徹底排斥。
這個道理其實并不難懂,就是瞬間獲得的關注,通常都是需要付出長遠利益為代價的。但是現在的情形恰恰是,太多人就是要這瞬間的關注,出名要趁早!今天有人關注,我明兒就把錢給賺進兜里了,以后?什么以后?
全社會的急功近利以及沒有安全感,所有妖孽們也就敢于出來橫行。可能,恰是因為知道長久不了,那些跳梁小丑們才會這么迫不及待的出來獻丑,反正也“丑”不了幾天,沒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可憐了我們這樣的觀眾,本來就是一顆急需心理建設的心靈,還得反復被這幫垃圾刺激,要不是藥費和墳地都太貴,到真不如死了的清凈。
?
王雁林 |
?
更多王雁林專欄文章:
?
以上文字只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GQ男士網的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