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好微博的未來嗎? 】
如果你問我2011年有什么事最IN,我想說:除了蘋果就是微博了,這兩件事物間還有著相互促進關系。初中文化程度以上、四十歲以下的人如果沒有微博,幾乎感到一種壓力。我想不出還有什么事物能被如此大規模的人群所熱衷,以流感的速度。
中國投資人一直遵循“C To C”(Copy To China)的操作模式,也就是說一定要在國外看到有成功的商業案例后,再復制到中國,才算靠譜兒,白手起家、平地摳餅的神話都沒人信了。不過基于“分享”的這幾個平臺式IT企業,在國外也還沒開始賺大錢呢,融資不等于盈利,出一家收費的,就冒出兩家免費的,大家都在期待能把對手熬死后的壟斷,所以不遺余力地往這個黑洞里添錢。投資人們有一個信條:被大多數人關注的事物,就有機會榨出錢來,每位網民的關注價值大概是兩美元。我相信Twitter和微博都開始賺錢了,但和投資人以億計算的資本投入相比,這都不叫錢。我看到的畫面是,大批投資人像看打架的人群那樣圍攏過來,后面的人都看不清里面到底發生什么事,但又想看結局不舍得走,于是圍觀群眾越聚越多。
Twitter、微博以及Facebook這樣的產業到底能不能賺錢呢,我有三點質疑。
知識產權
蜂群智慧是IT業的核心能量,Twitter、Facebook以及itunes Store都遵循這個理念。經營者發現不管雇用多好的編輯和工程師,都會有擠不出奶的時候,所以他們要運用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創造力來填補內容平臺,吸引更多觀眾。問題來了,蜂群智慧下的知識產權歸屬。傳統媒體是從作者手里先把知識產權買斷,然后再加價賣給讀者,這和零售商從菜農手里收購土豆再加利潤出售是一個道理,新浪新聞頻道雖然沒向讀者收費,但內容都是他自己做的,有知識產權,所以可以坦然售賣廣告。但是Twitter和微博不掌握知識產權,所以向讀者、向作者收費都是不合理的,更不能把廣告隨便放進博主的“私人空間”。產權在誰手里?在博主手里,他們是付出勞動的人,所以有權用微博賺錢,比如推薦個化妝品啥的。經營者也可以想出炒作話題、組織名博主推產品以及出售關注流量等經營方式,一些小公司也開始做博主廣告代理公司,但是這些營生都有些“Under Table”的性質,你能把炒作話題的價格寫進廣告刊例嗎?說實話在意見領袖的博客中看到廣告也讓人挺不舒服,讓我質疑他的純粹性和氣節。Myspace后來怎么衰落的,就是因為放進了太多廣告,Mark Zuckerberg 也說往Facebook里放廣告是一件很不酷的事情。互聯網從建立之初就不是以賺錢為目的的,分享在先,所以不管您的廣告做多“軟”,都會令人不悅。
文化垃圾
每個時代的文化人都在以各種形式制造著文化垃圾,文學、電影、音樂、新聞都算上,優秀作品難出,但大家都得混口飯吃。垃圾與有質量的文化產品間的比例評判因人而異,我覺得大概有60%垃圾吧,魯迅這樣的要是掀開蓋兒出來看看估計得說有99%是垃圾。但不管怎樣,傳統文化產品的制作還是需要成本的,經營者必須有選擇的投資。導演拍爛片的時候并不知道這是部爛片,出版人當然希望每本書都大賣,所以垃圾的制造還是受到控制的。但是現代社會文化產品的制作方式改變了。我們假設每條微博都是一個文化產品,那它的制作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有電腦、交網費就成,每個人都成為“I Media”的出版人,所以產品質量是完全沒有底線的。我老說:博客像拉屎,醞釀一天總得有些東西,微博像小狗撒尿,隨走隨撒,成色太稀,隨風散盡。我不知道微博有多少個服務器,但無論有多少,也不夠存放博主那些牛肉面、龍蝦、嬰兒寶寶、以及擁堵街景的圖片,而且不管多無聊, 只要不反動,你都無權刪掉任何一條,文化資產神圣不可侵犯。
人類天生有一種博得關注的生理需要,從嬰兒期就開始了,雖然每個人一生中都能當15分鐘的明星,但長期引人注目還是需要能力的。我們都見過這類事,一個朋友因自己的某條微博被大量轉載而興奮不已,奔走相告,而下一條微博也許無人問津,這種落差幾乎已經上升到人間冷暖的程度了,由失落感引發焦慮,焦慮變成動力,讓他更加勤奮地制造垃圾,為發表而發表。我不知道這件事要持續多久,雖然微博里有精華,但精華裹同著大量泥沙成幾何數的增長,遲早成為一場災難。生活垃圾尚可以燒掉,文化垃圾如何過濾。
政府態度
沒算過有多少政府官員是被微博拉下馬的。下令埋掉火車頭的那位官員也許還不知道微博的存在,此前他們可能一直用這種方式處理危機,現在不行了。在一黨制國家,微博和Twitter還有著不同意義。我們往好了說,在一個缺乏內部質疑空間的體制中,也許微博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黨內監督作用。官官相衛自古就有吧,但是現在不好辦了,因為群眾知道“我爸是李剛了”。設計對白:“老弟啊,不是哥哥不罩著你啊,實在是這事鬧的太大了,外面沸沸揚揚,我怎么也得表個態,先處理,日后再做安排。”可但是呢,體制對這個空間的自由度是有忍耐限度的,不能亂來。美國怎么了,自稱言論自由吧,貌似,大媒體都由大財團控制,“占領華爾街”如果升級為暴力沖突,我看他怎么對待Twitter。所以,政府態度對股市影響很大。
內容提供商還沒賺到錢,終端移動設備提供商已經盆滿缽滿了,所以,要是蘋果和微博綁在一起,或是微博開始賣移動設備,也許利潤還能平衡一下。三年內,剛才說到的那些質疑都會顯現,必須有所改變,到底走什么路?不知道。我開始頭疼了,先寫到這。
鄒浩川 |
更多鄒浩川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