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發生的兩件事值得注意。一個是Google將于7月份關閉Google Reader、這個自2005年一推出便大受好評的產品;另一個是3月上旬Facebook舉辦News Feed發布會,這家全球規模最大的社交網絡平臺宣稱將為用戶界面帶來更多的文字、圖片和視頻信息,它想讓人們更多地看和讀。
早在去年Google Reader即被強行閹割部分功能,今年干脆在Google的春季大清掃運動中被掃地出門,背后的邏輯是Google正在努力聚焦在少數主流產品上,發散時期誕生的那些雖不甚主流,卻在特定人群中大贏口碑的應用服務將被冷酷地放棄。嚴格說,這算是企業行為,不過背后也能看出RSS閱讀作為一種制式已經失去了最強大的支持者。曾幾何時,Google也曾對Google Reader進行商業化和社交化嘗試,不過都以失敗告終。到最后它仍然是最好的RSS閱讀器,而未能從訂閱閱讀出發構建起一個生機勃勃的社交網絡。
而News Feed這一可視作RSS變種的內容呈現形式得到創新乏力的Facebook重用,被佐克伯格大力舉薦加入Facebook的信息流則別有意味。在信息流中被突出的不只是朋友推薦的信息,而是進一步加大了公共主頁(媒體及其他機構的專業內容提供商)的比重,因為“新聞流內容已占Facebook內容的30%”。看到這則報道的時候,我著實吃了一驚。在本欄此前的《社會化網絡,還是社會化媒體》一文中,我曾將Facebook視作桌上互聯網進入社交網絡時期結出的最美果實,而如今,全球最大社會化網絡平臺,向用戶開始舉薦的竟然是媒體內容——不務正業得有點太離譜了吧?
Facebook深度用戶都有體會,我們使用它是為了管理、拓展和維系從熟人到陌生人的人脈關系。我們使用Facebook是因為,當大家都在使用這個平臺update自己的最新動態之后,我們無需再見面,可以在此以最低消耗來完成人際關系管理。而News Feed的加入,無疑是平臺方試圖運用我們的社交關系為我們提供社會化閱讀。進入Facebook,我們將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定制化富媒體平臺。
對于Facebook來說,背后的推動力應該有兩重:1、盈利驅動,廣告主熱愛媒體,他們期待自己的廣告出現在新聞流的旁邊或中間;2、Facebook用戶的人家網絡基本到達了飽和狀態,用戶們的社交需求在被分流(Instagram、Path類的極簡社交)停留時間在下降,對于平臺來說這不啻于毀滅性的災難。
Google Reader是純粹的個人信息聚合工具,Google曾試圖據此構建起一個社交網絡,其邏輯是對同一條或同一類新聞感興趣的用戶可能有了解彼此的需求,事實證明Google Reader用戶聚精會神處理信息的時候,全無社交的欲望;Facebook試圖用News Feed來給用戶提供社會化媒體內容,其邏輯是媒體內容和朋友的新狀態一樣都是用戶急于想了解的一切,這個嘗試能否成功還需要時間來證明。
人們在聚精會神做一件事時,會渴望做另外的事嗎?同理,在用戶的同一個視野內,能玩兩個花樣嗎?這樣想起來,從新嘗試到公司的未來,Facebook都不能令人樂觀。
?
?
李勞 |
?
更多李勞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