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涩涩涩/欧美人体做爰大胆视频69视频/日韩欧美小视频/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GQ雜志

桂花下落吹如雪

記憶和味道都是神秘的東西。嗅覺是人最早形成的感覺,甚至早于大腦形成思維,情感中樞最古老的部分是嗅葉,專門接受和分析氣味,所以嗅覺和記憶的關系往往神使鬼差,糾結纏綿。

王鋒2011.10.31

  推開柴門,一段綠苔小路,迎面一棵碩大的桂樹,沒想到這就是我在杭州安縵酒店的客房入口。酒店隱沒在靈隱寺附近的一條山谷里,其前身法云村,是一個有700年歷史的古村落,據說明清時期就是落魄官人和隱士的藏身之地。我入住的時候是個雨夜,山谷里一片靜寂,這雨好像下了不止700年。

  第二天早上,被一股異香弄醒,香氛時淡時濃,沁甜,幽眇,游走在整個房間。這味道太熟悉了,想起昨夜那棵桂樹,這就是傳說中的“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嗎?

  在所有有關植物花香的記憶中,對桂樹情有獨鐘。還在幼年,桂花就開啟了我對植物味道的最早記憶。那時還小,五六歲,有幾年被放養在農村。祖屋院子里有棵50多年的桂樹,樹分五六棵,蓋地五六十平米。每年中秋前后,總有那么一兩天,它會在一夜之間爆開一粒粒花芽,先是月白,后為淡黃,一團團,一簇簇,頂開茂密的枝葉,釋放出秋水般沁涼的花香。

  每天一大早,我還沒起床,奶奶就會拿著把大掃帚,去院子里歸置那些頭天夜里墜落的桂花,那些花蕊經過清洗,挑選,曝曬,收進鐵罐,制成花鹵,泡茶,入藥,做糕點,來年享用。幼時生性敏感,睡眠不好,很容易被奶奶掃地聲音吵醒,細密的竹梢一下一下,劃掃在秋天清晨干硬的泥地上,那聲音好遠,現在想來還是颼颼的冷。

  后來讀大學。住武大桂園。珞珈山下,東湖水岸,宿舍窗下圍著上百株桂樹。學期開學不久,就是桂花時節,正好飽享 “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的盛景。南方多雨,每次雨后,總有濃郁而盛大的桂香彌漫,那種苦涼的草香讓人胡思亂想。

  ……………

  桂花是冷香型,輕,有飄浮感,有風才有香,你專門湊近聞可能聞不到,它是你周圍的一個場,在你不經意的時候,小風一過,香飄而來。有次我擰了幾枝放進書包,帶到圖書館去看書,結果整個下午閱覽室花香四溢,周圍不斷有同學吮吸疑惑,不知香從何來,只有我淡定自若,書中自有香如桂,很是得意。現在想起年少時的那些小清新小伎倆,只剩欷歔了。

  后來到北方生活,回南方也不在季節,漸漸遠離桂樹。國慶回家,去了一趟武大。和朋友在櫻園老齋舍散步,經過一截環山路的時候,有那么一刻,猝不及防地聞到一縷久違的幽香,整個人驀地怔在那里了:好大一片桂樹林。只是一剎那,那些20多年前的少年心腸,和著桂香,還魂似的疊印在腦子里,就像20年前的我穿越時空,在這一刻附體,兩個我面面相覷,雖近在咫尺,其間卻已是流年似水,讓人心驚。

  記憶和味道都是神秘的東西。嗅覺是人最早形成的感覺,甚至早于大腦形成思維,情感中樞最古老的部分是嗅葉,專門接受和分析氣味,所以嗅覺和記憶的關系往往神使鬼差,糾結纏綿。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往和記憶,平時它們被鎖閉和封存,在時間漫長的流逝中經歷著變形和磨損,我們害怕時間沖走那些對我們很重要卻難以名狀的瞬間,幸虧有一首歌,一種表情,一段文字或一種味道,把它們瞬間還原到我們生活,提醒我們曾經擁有,使本來短促的人生不致太空洞和慘淡。

  前些天去三里屯,發現一家店,叫“香味圖書館”。展柜、墻壁上,擺滿了各色各樣的瓶瓶罐罐,里面是通過現代工藝對花草植物進行曬制、榨干、提取,收集而來的各種香味,買來置放家中,可作香氛使用。看目錄,林林總總上百種植物花香:小蒼蘭,梔子花,玫瑰,玉蘭,茉莉,梅,菊,蘭,白桃,巧克力,印度咖喱……一行行看過去,我心里只是在找桂香。沒有。咨詢師解釋:桂花為木樨科植物,性溫卻味辛,桂花的香,與其天然體液密不可分,在它剛剛離開枝頭的時候清新馥郁,但也只有短短一小會兒,隨后散發的味道就馬上深沉而混濁了,把桂花的味道留下來非常困難,以致無法提取。

  這個解釋讓我悵然,也對桂花多了一分敬重,“中庭地白樹棲鴉,冷落無聲桂花濕”,這“濕”既體現了植物本身的矜貴和豐潤,也表達了生命的脆弱與傷懷,原來桂香是不可以被圈養的,色淡香濃,跡遠品高,真正的桂香只能去自然中找。所以王維所說桂樹有“桂魂”,“魂”怎能鎖在屋子里,它只能游蕩在山川田野之中,那就是自由。

相關閱讀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