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涩涩涩/欧美人体做爰大胆视频69视频/日韩欧美小视频/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GQ雜志

“電影比自身更偉大”

這不僅僅是技術的差距,也是精神的差距,是素養、信念和積累的差距。

王鋒2011.08.17

卡梅隆確實沒有什么復雜的思想,至少他在電影里沒有表現出來。電影就是簡單的邏輯,簡單的思維。我覺得他和好多美國人一樣,有一個簡單的夢,然后沒心沒肺地把它嚷出來,響徹云霄,然后就贏了。


《阿凡達》很可能就贏在簡單,那些思想并不復雜。人類憑借強大的高科技和物質實力,以集群方陣飛臨潘多拉星球,摧毀納美人祖屋,掠奪其礦產資源。面臨被驅逐家園的納美人開始合眾集結。當納美“公主”妮特麗振臂一呼——“捍衛我們的自由!”——的時候,我走神了,想起了《勇敢的心》里的梅爾·吉布森,當年他率領手無寸鐵的蘇格蘭人手舉長劍,馳掣戰馬,沖向荷槍實彈的來犯英軍時,悲愴呼喊的也是這個詞——“Freedom !”


就這個簡單的詞,像面包一樣喂養著那個社會里的每一個人,像基因一樣延續在他們的骨血。任何時候,他們都能像孩子一樣簡單、肆無忌憚地嘶喊和奪取它,真讓人羨慕。


自由是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常識范疇的東西。通觀中國社會這幾十年來的變遷我這樣想,自由的獲取肯定不能指望集體意志所決定的政治因素,也指望不上非個人意志所能決定的經濟因素,只有當自由成為常識和潛意識,扎根在我們每個人心里的時候,社會就真的能往前走了。


自由背后還有宗教信仰。卡梅隆在這部電影里忘情地去講了一個正義戰勝邪惡的故事,其中人類代表惡,納美人代表正義。邪惡與正義也同樣是一對出現在無數西方電影里的宗教母題。


靈魂樹,象征著祖先和圣母,在納美人抗擊地球人的激戰中,圣樹一顯靈,只擁有常規武器弓箭匕首的納美人就得到了神的幫助,摧枯拉朽地戰勝了高科技人類。你可以說這故事太幼稚,但卡梅隆講的也許不是故事,是信仰,信仰用不著那么復雜,就是要輕信而堅定。


從《黑客帝國》探討網絡社會的生存哲學,到《少數派報告》“ 改寫未來”的影像展現,卡梅隆自己也在《終結者》里探討了一點人工智能和祖父悖論;還有更早的《銀翼殺手》講述了一則克隆人的自我認同……基于宗教情感的反省和救贖,是埋設在美國科幻大片里的一條基本脈絡,我毫不懷疑《阿凡達》會拍續集,至少是三部曲。第二部是地球人的反擊,第三部應該是圣母歸來。


《阿凡達》是一個寓言,是一個“源故事”式的故事,當然沒有博爾赫斯的小說那么深刻復雜,不能用小說的標準來要求它。可跟《星球大戰》一樣,它做了一件比講故事更重要的事:創造了一個新世界:浮動的山巒,神樹的種子,能量在森林里流動,迷幻夜景,何等瑰麗奇偉的潘多拉景觀。還有,每個動物都有和納美人頭發末梢的神經突觸直接相連的能力。所有的植物,都和大地通過電磁信號連接。整個星球有一萬多棵神樹,每棵神樹又和十的十幾二十次方個其他植物相連,該星球上一共有十的二十四次方個這樣的節點,比人腦的神經元還要多……這些僅想想就要讓人暈死,完全是一個由想象創造出的世界。實現這些想象的,是美國人雄踞人類科技頂端的實現能力,強大到令人發指。


好了,我想說的完了。宗教情感,自由的信念以及在強大科技輔助下的奇幻想象力,這些就是好萊塢娛樂大片背后的精神資源。13年前《泰坦尼克》出來時一個中國導演說:給我兩億人民幣我也能拍部《泰坦尼克》,13年后估計他不再這么說了,我們都發現這個差距越來越大,盡管我們的票房一路飆升。這個距離顯然不只是錢的距離。在美國人面對現實幻想未來的時候,我們更多向古代尋求各種陰謀、權術和血腥,熱衷表達一種復雜、糾結、陰暗的價值觀,或制造一些低級別的笑料。

只有基于人性和科學素養的表達才是有力的。這方面我們沒有資源和能力。這不僅僅是技術的差距,也是精神的差距,是素養、信念和積累的差距。從電影院里走出來的時候,看看周邊的車水馬龍,我第一次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如夢初醒。一部電影就這樣顯示了它背后更多的東西,在這個意義上,得相信塔爾科夫斯基說的:“電影比自身更加偉大”。

?

相關閱讀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