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水稻產量“放衛(wèi)星”遭批駁
?
這個名叫比哈爾邦的地方是印度最貧困的地方之一,然而就在這片土地上卻發(fā)生了一個“奇跡”:一名名叫蘇曼特·庫馬爾的農民聲稱自己所種植的水稻達到了每公頃22.4噸,并且打破了袁隆平所創(chuàng)造的雜交水稻每公頃19.4噸的紀錄。更神奇的是這樣的高產量竟然也不需要依靠化肥,也不需要依靠轉基因技術。
?
這則消息還得到了印度官方的認證,據了解,《今日農業(yè)》雜志在2012年6月“成功故事”專欄中曾發(fā)表迪瓦卡爾等4位農業(yè)專家的文章《關于世界紀錄的報道:比哈爾邦那爛陀地區(qū)糧食產量創(chuàng)新高》,這篇報道分析并介紹了該地的5位農民如何取得了平均每公頃18-19噸的水稻高產。然而對于他們取得這樣紀錄的原因,很多人卻報以疑問。
?
首先,對于他們聲稱的這項SRI技術,袁隆平是接觸過的,并且這項技術是先進入到中國而后才引進印度,但是袁隆平表示這項技術并沒有那么神奇,這項技術在我國超低產地方能增產10%到15%,高產區(qū)增產幅度更小。
?
其次對于印度的報道中的實際證據,袁隆平也認為不足以有說服力,因為僅從報道中看到的是一些并不高的水稻品種,并且葉片呈現了早衰的現象,袁隆平曾預言如果水稻要想高產,那么高度是會越來越高,長到1.6米甚至是2米。對于這樣的“放衛(wèi)星”,他直言這是“百分之一百二的假家伙,吹牛皮”,并且還愿意親自去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