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馬
賽馬,比的主要是馬。雖然騎手的駕馭能力、與馬配合的默契程度很重要,可成績的好壞主要取決于馬的速度、耐力、足力,還有其品種和父母輩的血統。可以說,在賽馬比賽中,馬的重要性占六七成,人的重要性只占三四成。人的重要性的好壞,也與馬有關。凡是能與馬之間建立隱秘的溝通交流方式,懂得馬,了解馬的人,才能讓馬心悅誠服地被駕馭和訓練,從而發揮出最好水準,贏得最多的場次。
賽馬猶如一級方程式賽車。一匹價值千萬的現役賽馬,時速能夠達到70公里甚至更快。
出生時,賽馬會有一份血統書,可以追查父系及母系資料,比人類的戶口本要專業得多。馬匹出生后留在牧場,在周歲時會被人買下,或經過拍賣會賣出。
在現代賽馬環境下,馬匹必須命名才能出賽,英文名包括空格不能超過18個字符,日文名最多使用9個片假名,而在香港,則規定名字不多于4個中文字,且很有本土特色,如“飛躍之旅”、“騰云駕霧”、“愛拼者勝”等。
賽馬通常兩歲時即可出賽,馬的競賽生命,受很多因素的影響。通常,成熟早的馬,相對的競賽生涯也可能比較短。目前在香港,約有二百多匹年齡介乎六歲至九歲的賽馬退役,最老的馬王約到10歲。退役后,就被送往這所騎師學校,接受三至六個月的培訓,調教作為school horse,再安排到其它騎師學校,成為普通騎術訓練的馬匹。如果表現良好,更有機會被訓練為馬術賽駒(equestrian horse),開始新的職業生涯。視馬種不同,甚至脾氣暴躁或溫順不同,馬的壽命從十五六歲到二十多歲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