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étiers d’Art 藝術大師「Mécaniques Ajourées 鏤雕機械」系列
跨越世紀的追求
盡管江詩丹頓直到1924年才推出第一枚整體鏤雕機芯,但江詩丹頓一直是鏤雕工藝領域的開創者,品牌創始人Jean-Marc Vacheron在1755年制造的首枚江詩丹頓表就已配備鏤雕擺輪夾板。此后江詩丹頓繼續著對通透度的追求,同時制造出越來越精巧的機械零件。繼懷表之后,江詩丹頓從20世紀60年代起開始為腕表創制鏤雕機芯,將鏤雕工藝拓展至三問、陀飛輪與萬年歷等復雜功能機芯,甚至是擁有復雜功能的超薄機芯款式,不斷突破這項工藝的藝術極限。
時光流逝,江詩丹頓突破創新的熱情與日俱增,最新推出的腕表新品便印證了這一點。手工雕刻如雕塑作品般細膩,優美的弧線打造鮮明立體的造型,令人稱贊的非凡美感在光影交錯中靜靜流淌,仿佛重新回到曾經的歐洲火車站,抬頭仰望哥特式拱架支撐起的玻璃穹頂……
雕刻藝術全新的里程碑
鏤雕機芯是一項高難度藝術,要求盡可能地挖空機芯材質,并小心翼翼地保障時計的順暢運轉。為了展現鏤雕藝術的獨特魅力,制表師通常在已有的實心機芯上開始漫長的構思、設計與制模過程。全新Métiers d’Art 藝術大師「Mécaniques Ajourées 鏤雕機械」系列 的創制過程也是如此。該系列腕表搭載4400手動上鏈機芯,這是江詩丹頓首次嘗試對經典自制機芯加以鏤雕處理。數百小時的精雕細琢不僅賦予機芯優雅輕薄的外形,并且將最完備的功能完美融入其中。在4400實心機芯上成功挖去近一半的材料后,江詩丹頓的制表師與工藝師堅持不懈地攻克難關,力求將全新的鏤雕機芯打造出建筑美學中的立體光影效果。為此,他們在古老的手工雕刻藝術上再樹新的里程碑。在用銼刀進行手工打磨與倒角之前,雕刻師摒棄了以往用微型手鋸鏤刻主板與橋板的做法,悉心雕刻機芯的整個圓周面從而打造真正立體有型、媲美雕塑作品的機芯。他們從19世紀后期火車站內廳的肋架拱頂中汲取靈感,靠手中的刻刀用迷人的弧線在機芯上雕鏤精細的圓拱飾紋。這種圓拱形狀徹底顛覆鏤雕機芯一貫的直線條,凝聚著更復雜的倒角技巧與手工打磨工藝。在微小的內角只有人手才能打造出巧妙的交錯紋理,使得拋光區域能捕捉更多的光線,而手工打磨的啞光處理表面,愈加襯托出拋光區域的晶瑩剔透。不同手工打磨技法的巧妙結合烘托出鏤雕骨架的浮雕效果,僅僅是機芯骨架的鏤雕工藝就至少需要花費三天的時間,為機芯注入獨一無二的迷人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