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搞心理咨詢的!我的學術叫做神經科學!”
在采訪魏坤琳教授之前,我認真的翻看了他的資料,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從而開始我們的談話內容。不過,在魏坤琳教授的資料中,“心理學”三個字讓我有些懈怠,有關于這三個字的認知,我只停留在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詢方面,因此我也認為,魏坤琳教授或許會是個感性的人,于是,我開始瞄著這樣的方向準備了我的采訪提綱。
當然,這樣的主觀認知直接導致了我的一個巨大錯誤,那就是,我把魏坤琳教授所深造的學術內容搞錯了!
“我所研究的心理學不是你們一直認為的那種心理咨詢、心理醫生之類的,我研究的是人腦工作方式,學術名稱叫做神經科學!”
當魏坤琳教授很直白的告訴我這一切的時候,我知道,我所準備的一切提綱基本已經作廢。不過,既然已經彼此面對面了,那么無論如何還是要繼續采訪的。幸好,魏坤琳是個很直白的人,于是我們也沒有任何過渡的,直接進入了本次采訪的中心主題——汽車、科技與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