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涩涩涩/欧美人体做爰大胆视频69视频/日韩欧美小视频/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人物

湖南衛視一哥 湘公子汪涵

物質的,精神的,每一樣都好,每一樣都是他真心喜歡的,每一樣都沒有舍棄的理由。

《智族GQ》2011.06.14

湖南衛視一哥 湘公子汪涵

公子

1.
2006年到2007年,汪涵的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其時他剛經過了輝煌的2006年,嘗到了拿獎拿到手軟的滋味。因為“超女”的巨大影響,一個主持人能得到的所有榮譽瞬間堆到了他手里,中國電視主持人“25年25人”、“中國最美五十人”、“年度節目主持人”等各色獎項接踵而至,活動邀約和報酬等級水漲船高,落到事兒上,則是無休無止的勞累,他曾在8天內錄過16檔節目,一天跑過4個城市。“頻繁流鼻血”、“肝出現問題”這樣的新聞開始見諸報端,他自己的感受則是爬七樓要歇3次,還有一次是錄制節目的途中突然流鼻血,趕緊用話筒頂在鼻孔上,靠話筒里的海綿把血吸走。這么撐了一段時間之后,他開始有了撐不下去的感覺。他向臺里告假一個月,希望能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退隱也是那段時間的說詞,媒體說他有36歲改變人生方向的想法。

他去長沙郊區的靖港古鎮住了一個月,那個地方也因此承擔了他“心靈棲居地”的角色。在那段尋求內心安寧的過程中,他在靖港的手工藝者們身上找到了一種生命節奏,陶然于香干、木器、秤等等的制作過程;在九十多歲的學者虞逸夫那里,他如告解儀式般地界定了自己目前的人生階段;同時,他結交到了多個意趣相投的朋友,開始把大量的精力放到古印、字畫等收藏領域,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找到了自我價值和精神寄托。

《有味》這本書也因此成為了他人生蛻變的一個序曲,他用雞毛撣子這類小物件的故事,來提示讀者不要被時下的喧囂生活所惑,“更加安心地過有味的日子”。他在這些小故事中,放入了父母、祖父、表兄的故事,繞開了喧囂的主持人生涯,重新交出了一本自傳。也因此,他確立了一個更符合時下心境的舊我。


2.
如果能不糾纏于湖南衛視和娛樂節目主持人這兩個印記,就會發現一個不同的汪涵,細膩、偏靜、好古,有些舊時文人的脾性。

再往他舊時的經歷找,會發現這既是他與生俱來的天性,也是他的命運,并非是做作或是一時投機。

他的爺爺是上海人,家道殷實,底子不薄。因為避日本人才去了蘇州。汪涵在蘇州長到5歲,記憶中存留下了一種蘇州式的生活氣氛。“每天下午三四點鐘我爺爺坐在天井里,紅木托盤上放一碟餅干和一把茶壺,我坐旁邊蹭吃。”“小時候經常和我爺爺到園林里面去逛,接觸了很多樹木、小蟲子、字畫、碑林……這些東西都相當奇妙,它們的聲響、形狀和運動的方式都有著奇特的美感,一直影響著我。”

5歲遷到湖南湘潭,也是一個有文人習氣殘留的地方,湘潭是齊白石的故鄉,所以民間至今仍有制印的風氣,幼時的汪涵也受到了影響。《三十歲的汪涵》中有如下記錄,“我小時候喜歡篆刻,晚上做完作業以后,通常就會刻印章,拿起雕刻刀,一刻就刻到深夜一兩點。一方印章刻好以后,紅紅的印章印在白白的紙上,令我興奮得在床上又蹦又跳,把媽媽都嚇醒了……”他在別處提到過這些印章,有兩枚分別叫“心奴”和“笑石”。

1989年汪涵15歲,上初三,因為迷上了點穴功,誤打誤撞點中了自己的一個穴道,結果導致頻繁吐血,被迫休學一年。之后上高一,又因為玩鴿子患上肺結核,再次休學一年。這都是自個兒玩出來的災禍。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再加上2007年在靖港的這一個月,三次患病,都成了汪涵看書、自省的契機。第一次患病情形最危急,大口吐血,住進了重癥病房。出于自救的需要,他開始大量地閱讀中醫方面的書籍,研究經絡、脈象等等,沒想到也因此培養出了看書的習慣。在那之前,他唯一大量閱讀的經歷就是看連環畫。第二次休學后他不再看中醫書籍,而轉看佛經,因為他開始糾纏于“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這樣的問題,希望從宗教中得到答案。佛經唾手可得,因為奶奶和祖母都信佛,母親也有一個佛堂。

在高中、中專的動蕩期后,再一次把他引向書籍的,又是一個奇怪的原因。他在2000年前后經歷了他的第一次的婚姻,前妻的家境很好,也因此合不上拍。他當時主持《真情對對碰》已經紅了,北京臺春晚邀請他去做主持人,沒想到前妻不讓,理由是不想讓他為了幾個錢來回奔波。但用汪涵自己的話說,“剛剛裝上了發條,卻不讓你動”,感到非常苦悶,他當時也希望能多賺些錢,讓父母的生活有更多改善。無奈之下,汪涵只好不出去,窩在家里看書、抄經,有時一看就是一通宵。當時看的是《紫微斗數》、《奇門循甲》、《鐵算盤》這樣的書,動機和他經常有的一樣,“如果大家都這樣,我就偏不這樣。”想把別人嚇一跳。

相關閱讀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