蟄伏的鈍感力
對于一個少年天才來說,奧賽之路是對生命真實感的殘酷剝奪,然而對一個時代來說,卻讓中國一下擁有了大量計算機專業技術人才。在王小川讀書的時候,隨著三大門戶的崛起,互聯網在20世紀末已經成為最吸引眼球的高科技行業。王小川和他的同學們在讀大學時,就擁有了無數的校外兼職機會,那個時候,那些互聯網商人在學校外面根本找不到計算機技術上的高手,因為他們大多都還沒有畢業,又或者,畢業了就出國了。
一切都是從“PT0030”開始的,Part Time 0030,從ChinaRen到搜狐,迄今為止王小川仍然使用著當年兼職時的工號。
1999年,大三的王小川開始在一個叫ChinaRen的網站做兼職,ChinaRen的創始人是斯坦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的陳一舟,他找到了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負責科協的老師,在老師的推薦下,他認識了當時的計算機系科協副主席王小川,王小川和他的同學成為ChinaRen的技術主力,巔峰期計算機系有1/3的學生在ChinaRen兼職,這其中包括現在的優酷CTO姚鍵、網易副總裁周楓、點點的創始人許朝軍、浪淘金CEO周杰等。
陳一舟希望王小川為ChinaRen開發一個網站內容管理系統(CMS)。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這個系統應該是什么樣子,陳一舟只告訴他,這個網站以后要做新聞,需要素材庫,讓編輯可以到素材庫里添加素材,還可以在需要時高效地將它調出來,發布成網頁。在很長一段時間,王小川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只能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去完成這個系統。
“如果老板讓你做一個老板都不知道要什么的,完全沒接觸過的工作,你該怎么辦 ?”13年后的9月初,在清華的校園招聘宣講會上,王小川問在場的學生。而后他給出了答案:“盡你所能,想清楚目標,做到最好。”
他當時正是那么做的。要求不明確,反而給了他很大的空間,做了很多有趣的產品創新。他運用分詞技術,使ChinaRen成為當時第一家能通過機器自動生成相關新聞內容的網站,這大大提升了編輯的工作效率。這一技術后來在ChinaRen融資的時候,被陳一舟用來作為ChinaRen技術實力的證明。同時,這也是第一個所見即所得、第一個可以在新聞后面添加評論的編輯系統。得益于這套系統,ChinaRen的編輯還先于其他網站開始做新聞專題。ChinaRen被搜狐收購后,這套系統全面取代了搜狐的CMS系統。
一個從混沌中創造成功產品的團隊,團隊leader的性格和他的氣質一定會在其中起決定作用。王小川當時的同事,世紀佳緣的CEO吳琳光說:“他團隊的人跟他差不多,穩重、踏實,會在不經意間露出他們的聰明點。”這大概是王小川從技術天才向全面管理者轉型的第一次嘗試。
當時互聯網產業已經度過資本觀望期,轉變為由VC主導的發展模式。很多人并不能真正理解資本與股份的含義,王小川在ChinaRen聽到最多的傳言是公司正在大量融資準備上市圈錢。大部分理工科學生無法理解這種模式,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洗錢的騙子公司的行為,很多人因此離開了ChinaRen。但王小川不同,他常常用“鈍感”向外人描述自己的性格,他完全沉浸在了開發CMS系統的樂趣中,并沒有過多關注外界風聲。“一直到老板最后宣布公司要被賣掉時,我才知道公司賬上只剩下了15萬美元,撐不下去了。”
ChinaRen成立一年后,中國互聯網便迎來漫長的寒冬。與當年的很多網站一樣,ChinaRen創造了大量的流量,但并沒有好的商業模式把這些流量兌現,這打破了陳一舟的上市夢。2000年10月31日,ChinaRen被搜狐收購,張朝陽用440萬股Sohu的股票兌換了ChinaRen前股東們的股份,隨后,他們和陳一舟一樣轉為Sohu員工。
當時,張朝陽正推廣他的手機SP服務。為了推廣,在36天時間里,張朝陽坐火車與36對情侶男女走遍了6個省市與一座雪山,戴著墨鏡,架著望遠鏡,背著登山包,隨身還有3部手機,用這種全新的裝扮表達著對手機時尚的理解。但張的娛樂明星做派引起很多在ChinaRen工作的清華理工學生的不滿,當他們聽說自己的公司將要被這樣一個老板收購時,內心充滿懷疑,當時甚至有人拒絕了搜狐的股份,把在ChinaRen的股票換成現金,一走了之。
但王小川完全不在意外界在發生什么事,“你就做你的事情就完了。”他說。23歲的王小川選擇繼續留在了搜狐。也同樣是因為這種“鈍感”,讓他在財富與事業上遇到了屬于自己真正的機會。
那一年,也恰逢美國的納斯達克接受了Sohu在美上市的請求。兩年之后,王擁有了近千萬資產,而這讓他在面對接下來的考驗時,可以保持足夠的從容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