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回的勝利
相信技術直覺、有堅持的項目管理者很多,而搜狗的故事則只發生在王小川身上。在他的從容和鈍感力之外,他很自然地扮演了一個靈活而有正義感的革新者的形象。這一切,則又來源于他帶著理想主義的“對互聯網未來的想象”。
2010年,谷歌宣布退出中國。周鴻祎看到了做搜索的時機,并模仿王小川提出的搜索引擎與瀏覽器聯動的技術模式,發布了360瀏覽器。
當聽說周鴻祎要模仿搜狗做瀏覽器,王小川并沒有別人想象中的被“克隆”的憤怒。相反,王小川反其道而思考——在IT大佬里,張朝陽向來以“從未作惡”與“好口碑”著稱,他是周鴻祎為數不多的朋友之一,因此,如果周鴻祎明白了瀏覽器對于搜索的重要性,那就可以以此來說服張朝陽支持自己。當時,周鴻祎已經把瀏覽器的研發團隊搬到了搜狐大廈的旁邊,以方便從王小川的團隊中挖人。
周鴻祎主動向張朝陽建議入股,條件是:360以流量入股,占搜狗30%股份,搜狗將瀏覽器給360。張朝陽的信念只是做一個像谷歌一樣的搜索引擎,對于他而言,瀏覽器并不重要。但王小川明白,一旦失去了瀏覽器這個渠道,就相當于拿到了蛋但是沒有拿到雞。
他還有更深層的正義感,那來自于對游戲規則的鼓勵和尊重,“如果周鴻祎拿到搜狗這個武器,一定能把百度干趴下,他能將市場份額增加到50%以上。”他覺得這不是件特別文明的事情,百度有原罪在,但不至于百度該掛掉。王小川拼命反對,壓力特別大。大家都不理解。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王小川突然想起一句話。那是2004年,在中國大飯店的大堂,意氣風發的丁磊曾對他說:“如果搜狗不能成為一家獨立的公司,那就什么都做不成。”此時,他這才意識到搜狗項目獨立的必要性,也因此,他心里有了更大的構想。
王小川必須很快在搜索帝國的復雜恩怨里,找到能代替周鴻祎進入搜狗的人——這個人便是阿里巴巴的馬云。他說服老張的理由很簡單,“把阿里巴巴拉進來,比把360拉進來更有意義。”
實際上,在淘寶成立后,馬云付出過很多努力阻止百度爬蟲進入自己的網站抓取數據,他要決定用戶搜索一件商品時出現的商家先后排名,因為在很大程度上,收費調整排名的順序占淘寶網很大一部分收入。而一旦排名的權力被百度擁有,人們習慣進入淘寶的入口將是百度而不是淘寶。王小川相信馬云需要搜索技術。
他飛去杭州。在40分鐘的見面里,王小川只告訴了馬云兩件事:第一,如果搜狗能夠對抗百度,這對阿里有很大的好處。第二,張朝陽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他從沒有在互聯網行業有過作惡的經歷。
一個月之后,張朝陽接到了馬云投資搜狗的電話。王小川成功地用阿里驅逐了360,而這筆投資也意味著搜狗的獨立,令王小川獲得搜狐之外更廣闊的天地。他驅逐了一個霸道的合作者,又通過一個共贏的支持者為自己爭取了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