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癮是怎么煉成的?
酒精容忍,酒精沉溺,還是酒精渴望?這些都源自遺傳。不過要知道,很大一部分亞洲人,肝內并沒有代謝酒精的酶,所以有些人只能喝半杯啤酒,再加半杯就會入睡,還有一些聞到酒的味道就離醉不遠。事實上,這些人是幸運的,至少不會因酒而傷身誤事。那么為什么,盡管明知酒精不見得是好東西,我們還是食指大動,喉嚨發癢?科學研究證明,這也許跟大腦中的神經傳感質多巴胺有關。多巴胺是一種便于腦細胞間交流的“類接收器”,它的作用是控制釋放良好的感覺。研究發現,多巴胺水平低者,對心理刺激有愉快的反應;水平高者對心理刺激有不悅的反應。這也許可以解釋會什么某些人,或者人在某種時刻特別想喝酒……盡管這項針對性很強的研究才剛起步,不過它卻打開了一個窗口,也許將來某天會有一種叫作“酒精疫苗”的東西誕生,戒除嗜飲者的酒癮。
真喝多了腫么辦?
對比廣告中常說的保肝法,試試這些補救方式,是否適合你。
保持水潤:酒精造成脫水,會加劇宿醉帶來的頭暈感。睡前喝水,或者整晚一醒來就喝水,有望稍行緩解。
慢吸收快代謝:飽餐一頓可以延緩空腹的到來,酒精在胃中停留時間越長,越容易將其分解。在酒前吃點東西,有助于慢慢分解酒精,不過隨著酒量增多,效果會越來越小。睡前喝兩杯橙汁或番茄汁(或者更多)。理論上果汁中的葡萄糖會加速代謝,加速分解酒精。
喝淡色酒:白葡萄酒等淡色酒要比紅酒啤酒較少引起頭痛,前提是也不能多喝。
運動:運動有助于將酒精從體內快速濾去,有助于消除宿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