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涩涩涩/欧美人体做爰大胆视频69视频/日韩欧美小视频/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人物

受難的英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肖像

他們結束了冷戰、越戰、以巴戰爭與種族隔離, 締造了“紅十字會”與《日內瓦公約》; 卻將自己的一生寫滿了漫長的貧窮、疾病、囚禁、 身敗名裂、被刺殺、被侮辱、被驅逐...... 而在那些受難的光輝歲月里,心中的愛人、對自由與文明的終極信仰, 為人的權利不斷付出的堅定,支撐起他們的意志與肉體,使之成為全體人類的英雄。 10月,本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名單即將公布。 我們相信,這 份名單越長,人類將越接近和平與自由。

Koji、朱雨薇、何瑫2014.10.03

“當你功成名就,你會有一些虛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實的敵人。”

1901年8月27日,特蕾莎出生于前南斯拉夫的斯科普里。她的父親是個雜貨商,家境并不富足,但父慈母愛,手足親睦。7歲時她進入一所公立學校讀書,不久皈依了天主教。她回憶說:“在12歲時,我就意識到我有一個使命,就是去幫助窮人。我想做一名傳教士。”1913年,特蕾莎加入洛雷托修女會。1928年,該組織安排她到加爾各答的圣瑪麗教會學校教書。1946年,特蕾莎乘火車前往印度東北部山區大吉嶺時,沿途貧瘠的村莊,衣衫襤褸的窮人使她震驚。她決心離開與世隔絕的教會學校,去幫助那些饑寒交迫的人們。1948年,梵蒂岡終于同意她脫離洛雷托修女會。在印度的美國醫療傳教修女會進行了3個月的快速醫療訓練后,她只身進入貧民區。她用僅有的一點積蓄創辦了一所露天學校,專門收留失學的流浪兒童。1950年,特蕾莎創辦了印度愛德修女會,并制訂了教規:凡教會成員都要立下貧窮、貞潔和服從的誓約。愛德修女會所有的藥品都是捐贈的,并無償提供給窮人。如今,這個機構已國際化:3500名修女管理著115個國家的543個收容所、孤兒院和艾滋病中心。在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后,特蕾莎修女賣掉了獎章,連同19萬美元的獎金,全部捐贈給貧民和麻風病患者,沒有給自己留下一美分。

本內容系GQ男士網原創或經官方授權編譯轉載,嚴禁以任何形式或方法轉載或使用,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