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
將會脫離大銀行的掌控
2013年5月,正當比特幣(Bitcoin)感受到來自金融監管機構的重重壓力時,在線支付網絡及貨幣交易服務商“自由儲備(Liberty Reserve)”被美國政府的調查人員查封,理由是涉嫌參與非法交易。看起來,數字貨幣好像就要受到威脅。然而,金融行業咨詢公司 CEB TowerGroup的研究室主任安迪· 施密特(Andy Schmidt)卻認為,“監管當局關閉了這些交易所,正說明他們對數字貨幣非常重視,并且認為它會持續發展。這一點上,他們是對的。那必然會發生。只是比特幣還需要時間成長。”
銀行業的本質已經有幾個世紀未曾改變了。“銀行的業務經營方式已經300歲了,”畢馬威英國付款部門主管馬克· 黑爾(Mark Hale)解釋說。“現在,貨幣其實就可以用比特與字節代表——數字貨幣的出現認可這一觀點。一個可以在網絡云端進行更改的賬本,才是對當今出納行業更為真實的寫照。這是支付業首次真正意義上的變革——過往其他的無非都是現金交易的增強版罷了。”
除比特幣之外,其他形式的數字貨幣也在悄悄發展著。雖然《第二人生(SecondLife)》游戲中的林登幣(Linden dollars)和社交網站Facebook的虛擬貨幣目前都只能在它們所屬的社交或游戲網絡中使用,今年晚些時候,Facebook將會用美元給虛擬貨幣重新標價,目標是更方便地向全世界銷售物品。2013年4月,已經有8億活躍賬戶在使用中國的Q幣進行交易,該幣種是由騰訊公司發放,在該公司的社交網絡中使用。同時,在希臘,沃洛斯(Volos)城的居民已經開始在網上使用“地方替代貨幣單位(TEM)”進行交易,這種數字貨幣所依存的網上平臺能夠讓用戶通過出售或交換物品及勞務來獲取收益。在英國,威根(Wigan)市議會也在考慮啟用一個類似的數字交易系統平臺VolCom。
2013年5月,谷歌風投(Google Ventures)與IDG資本風投共同注資OpenCoin公司,該公司開發并運營了虛擬貨幣體系平臺Ripple,兩家投資者計劃持有該公司發放的虛擬貨幣ripples總額的25%,以控制這一虛擬貨幣的價值,并且避免行情波動。同一個月,比特幣支付公司BitPay宣布,公司剛剛獲得了由彼得· 泰爾(Peter Thiel)的“創始人基金(Founder's Fund)”牽頭的新一輪投資,金額為200萬美元(140萬英鎊)。泰爾曾經是貝寶(Paypal)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也是Facebook的早期投資者,他最近還向英國的網絡匯款服務TransferWise投資了600萬美元(390萬英鎊)。“彼得· 泰爾說,最具顛覆性的變革往往是從一個簡單的念頭開始,當所有人都持同樣的想法時,創業者卻有打破常規的想法,” 孵化器公司 YCombinator的合伙人蓋瑞· 譚(Garry Tan)說,“這次OpenCoin打破常規的方式我認為是正確的。依我看,能夠破除維薩(Visa)/萬事達(Mastercard)/美國運通卡(American Express)對每次消費支付都強征2%服務費的新方法,都是很棒的。”
高德納( Gartner)咨詢公司銀行部研究副總裁阿里斯塔爾·牛頓(Alistair Newton)認為,在未來幾年中,從社交及游戲網絡中或許會衍生出社交資本、時間銀行、移動借貸及貨幣云服務。“支付行業的未來在于成交時可以用多種貨幣進行支付,”他說,“你可以用英鎊支付一部分,用歐元支付一部分,用忠誠度積分支付一部分,再用其他貨幣支付剩下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