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確定嗎?”何炅抬高了聲音。上海寶山電視臺演播廳內(nèi)忽然靜了一下。
持續(xù)近三個半小時的網(wǎng)絡綜藝節(jié)目《你正常嗎?》錄影剛結束,120多名觀眾正打算起身離開,一位年輕的女編導上臺,希望何炅補錄一句“請看VCR”,何炅此前說的是“請看大屏幕”。女編導顯然沒想到會遭到這個反應。
“我是一個沒有什么時間可以浪費的人,很多事情沒有機會再來一次。我又錯不得。所以在感到疑惑的時候,我要非常明確地把事情溝通清楚。我不同意,請你說服我;如果你不能,那好,按我說的做。”
何炅剛剛度過了他的41歲生日。
那也是他最忙的幾天:先在上海錄了兩期《你正常嗎?》,再飛回北京剪輯電影《梔子花開》,后到長沙錄兩期《快樂大本營》,又乘早班機到北京為《智族GQ》雜志拍攝封面。
私下里,他不介意偶爾表現(xiàn)出個性,但正像觀眾們在屏幕上看到的一樣,何炅大多數(shù)時候公開展示的是讓人溫暖或快樂的形象。
《你正常嗎?》第一次錄制原本計劃在下午4點開始,但因為各種原因,到4點半還沒得到開始的通知,何炅抱怨了一句“不喜歡不按schedule來做事情”。兩分鐘后,節(jié)目組通知開始,他站起身,最后正了正衣冠,走進演播廳前,哼唱了幾個音節(jié),說了一句“開工了!”——這是他的自我儀式,時常出現(xiàn)在每項工作開動時。從這一刻起,他進入公共狀態(tài),脊背挺拔,面色沉靜,隨時準備開啟笑容。
生日當天,《梔子花開》劇組20多人飛到長沙,和《快樂大本營》團隊一起為何炅慶祝。因為人太多,他們在KTV開了兩個對門的大包房,何炅來回串場。以前,他是麥霸,這幾年他在KTV很少唱歌了,點的歌成了背景音,他在那里和朋友聊天、喝酒。有一個細節(jié)也許折射出中年何炅的內(nèi)心世界。那天喝到最后,他哭了。
“可能是孤獨寂寞流露出來”,幾天后他解釋說,這被他用作表明自己內(nèi)心隱秘的證據(jù),“我并不是一個無憂無慮、就像大家看到的那樣一切都OK的人。沒有這樣的人,但我學會了不把這些東西呼天搶地地秀給別人看。”
何炅前不久遭遇了不小的爭議。但就算在這過程中,外人也很難看到他袒露內(nèi)心。
1997年,何炅從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yè),留校擔任輔導員。此后,他的教師編制一直保留,直到2015年5月中旬,有人實名舉報他“吃空餉”,多年未到學校上班卻一直拿工資。這件事迅速發(fā)酵,眾說紛紜,北外也出面說明,從2007年起,學校調(diào)整了何炅的工作內(nèi)容,不再教學,而是利用個人影響力幫助學校進行文化建設和形象宣傳等,“從未停止為學校工作”。但何炅的處理方式卻是溫和的。他辭去了在北外的工作,并在微博上發(fā)表了一段簡短平靜的回應。
“1997年畢業(yè),留校任職到今天,學校前后安排的不同崗位的工作都努力做好。”他在回應里簡單表述之后,用其它全部篇幅表達了對學校的謝意和對關注者的歉意,“從18歲入學成為北外人,這么多年的感情和責任,初心不曾改變,只要我的存在能為北外增添一點光彩,為學生奉獻一點力量,我都愿意,從來都是!抱歉讓大家費心了,謝謝大家。”這是典型的何炅式回應:不激烈,不憤怒,簡潔而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