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1 : 早起先喝一杯果汁

早晨喝橙汁是不科學的,橙汁血糖含量很高,卻幾乎不含纖維、脂肪和蛋白質,無法推遲糖分的吸收,一個小時內你都會感覺精力不濟。“那就干脆吃橙吧。”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和人類營養學教授Chris Melby建議道。
誤區2 : 堅持吃低脂食物

芬蘭研究者稱,飲食中單一不飽和脂肪酸過少會導致睪酮水平下降,起床和行動能力也會隨之受影響。每一餐從橄欖油、鮭魚、鱷梨、杏仁、黑巧克力、麥片等食物中獲取一些脂肪,有助于保持整天精力充沛。
誤區3 : 做一個嚴格的素食主義者

維生素B12常見于動物制品中,如蛋黃、蛤蜊和牛奶。如果缺乏維生素B12,你容易患上能量缺失型貧血。Melby建議每天攝入一點兒復合維生素B。
誤區4 :遵循原始飲食法

美國斯基德莫爾學院人類營養和新陳代謝研究室主任Paul Arciero博士告誡我們,沒有碳水化合物(你沒看錯,是碳水化合物),會造成葡萄糖缺乏(葡萄糖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谷物就不必贅述了,你還可以同時攝取低糖的水果和蔬菜。綠色蔬果、甘薯和漿果效果就很好。
誤區5 : 多吃就可以保持體力充沛

嚴格來說,你的體力雖然很大一部分是由你攝入的食物提供,但是并不代表你吃得越多體力就越好,很多人意識里,多吃東西會有助于能量補充,但吃太多首先會讓身體耗費大量的時間去消化,同時也會讓你更容易變得饑餓(有時候中午吃太多,下午反而會更快就變餓),反而會更快讓身體感覺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