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
那種模糊的擔心慢慢攀爬上心頭,當路鋼在法庭上看到張顯的發言。“此前積累了太多“富二代”、“官二代”撞人的事件,這個案子一不小心就會成為點燃大家的怒火的引子。”路剛說。
路鋼的直覺是對的。一審沒有當場宣判。張顯一下庭就打開電腦上網,看到網上眾多人為他的“慷慨陳詞”而激動。有人夸他是對抗權貴的人民英雄,有人說他捍衛了法律的尊嚴。
路鋼事后和記者分析:律師只能講理性的話,聽理性的話需要判斷力,需要理解的心。張顯說的話都是感性,感性的話很容易感染人。他有幾次也想說一些情緒化的話,但是他不能這么做,“律師是不能傳謠言的,這么做,就有可能被吊銷律師資格”。
張顯從法庭發言回來,越發覺得,自己有責任守住這個案子的底線。從一審回來后,他不斷回想任何可以做手腳的可能陰謀點,想用實現揭露的方式,提前預防。
一審那天,法庭發放了500份民意調查問卷,請大家填寫對于案件審理過程的意見,張顯看著臺下烏壓壓一片的大學生,又看了看那邊坐著的一小排村民,回想起昨天法官對村民的要求,還是覺得這背后可能是一次陰謀,自己疏忽了。他看著藥家鑫,想著至今未曾謀面。只在報紙上看到過背影的藥父母,心中騰起巨大的陰影,他感到藥家勢力“可能深不可測,感到案件的前途一片黑暗”,他在接受采訪以及在微博上同時表達了這個擔憂。
“印證”這個擔憂的,是一審當晚中央電視臺的新聞節目,節目中,李玫瑾從心理學分析藥家鑫的鋼琴殺人。張顯在微博上直接大罵“你是不是喜歡上了這個小白臉,而忘記自己的職業和立場”。而網友則解讀為,“這是藥家整個大陰謀的一步棋子”,并以藥家竟能調動中央電視臺和公安大學的李玫瑾這兩個線索證明,藥家是個“水太深的家庭”。很多人開始說,他們理解了張顯的“恐慌”和“擔心”了。而網友的搜索和推測,又反過來被張顯引用——雪球已經滾起來了。
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已經認定,藥家是水很深的家庭,一個立論基礎是,一審的時候,藥慶衛都不出庭席,“他們判定為兩種可能:1.藥父果然很冷血;2.藥父果然位高權重不能輕易露臉。”路鋼說。
藥慶衛是在一審前最后一個小時,最終決定不出席。按照他對記者的說法,此前到處籌錢已經讓他們父親倆身體越來越扛不住。他的心臟病更嚴重了。擔心自己到庭上就會休克過去。而藥家的鄰居則認為:“藥慶衛是個太愛面子得人,他受不了這樣公開地被審判。
事實上,一審過后,藥慶衛面對的,是樓下越聚越多的記者,以及越來越多恐嚇的電話。他們家除了這里沒有其他的房產,但“我實在無法在這里住下去了”。他帶著段瑞華,在晚上偷偷搬到了城南一個出租房里。為了省錢,在藥家鑫被執行死刑沒多久,有重新搬了回來。
那段日子,錢非但不好借,開始有山西老家的親戚也相信網上的傳言。他幾次接到親戚的電話,以為是親戚的關心,沒想到,開口第一句話就是借錢。當藥慶衛非常憤怒地要掛電話時,對方也生氣了。甚至有人說:“那么有錢有權,還不幫老家親戚,真是活該。”
錢湊不夠,藥慶衛打算把藥家鑫那輛撞人的紅色雪佛蘭給賣了。他帶著車來到交易市場,不知道是誰知道他的身份,大喊一聲你看藥家鑫的父親,馬上圍來一圈的人,嘲笑、拍照、辱罵。藥慶衛捂住作痛的心臟,趕緊逃離了現場。
看到網上那樣的言論,他更不知所措了。但他不知道要怎么應對。中間打了幾次電話給路鋼,路鋼考慮了一會兒,終于決定在網上反擊,他連續發了幾條微博:“幾乎所有人都一邊倒地說我們錯,因為我們站在一個道德的低點。”
藥慶衛確實愿意認這個錯,但這個錯引發的其他的臆想,他實在無法理解也無法承認。“難道一個人犯了罪,代表他生命中任何事情都是錯的。難道罪犯的家人也一定是罪犯。”
段瑞華在家里看電視,幾乎每個頻道都是猜測他們家庭背景,指責他們冷血的評論。她關掉電視,打開電腦,卻看到網上一片喊殺之聲
審判場似乎從法院轉移到整個網絡整個社會了。路鋼感覺得到。
讓路鋼擔心的是,有個記者試圖從人性的角度講藥家鑫,馬上在網上被圍攻,眾多名人也開始加入了,某作家在微博上發布了鳳凰衛視做了一個節目要為藥辯護,該節目馬上被聲討,最終沒能播出。電視上、報紙上看到的,到處都是對藥的譴責。
路鋼還想努力,他不斷接受各種采訪,和大家講真實的藥家,然而,看每天的報道,“都是一邊倒支持張妙家的。同情遇害者,支持張妙家當然是對的,但是,是不是也應該客觀呈現這藥家的真實狀況呢?”
路鋼還在做“倔強而頑強”的抵抗,然而4月1日,一個自稱藥家鑫學妹的李穎在人人網上留言:“我要是他我也捅…怎么沒想著受害人當時不要臉來著,記車牌?”網上又洶涌起一陣憤怒聲。路鋼的聲音完全淹沒了。
即使后來有媒體調查顯示,那些在法庭上列席的學生,不都是西安音樂學院的學生,而是來自幾所高校,這些高校本身就以這個法庭為法制教育基地。而那個自稱是藥家鑫師妹號稱“要是我也捅”的李穎,學校幾次聲明,沒有這個學生,但已經很少人注意到了。
4月2日,張顯在新浪微博和律師一起進行了微博直播,這是他第一次和網友直接地交換,這次直播中,一些網友提出民事賠償還要不要的問題,張顯回答說:“作為道義上來講,我們再窮也不愿要藥家的錢,因為有血的錢我們不能要!”他的這句話如一石激起千層浪,立刻有網友回應說:“殺了兇殘者,不要他臭錢!我們發起為他們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