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ntable公司CEO比利·查森】
埃克是位言辭溫和的瑞典人,橢圓臉,偏愛馬球衫。埃克傳承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深厚的黑客傳統,在意識到合法地提供服務會是更有效的途徑前,他曾領導過一家激流公司(Torrent),幫助用戶匿名交換大容量媒體文件。他理所當然地認為,聽音樂的最好渠道就是讓聽眾自由接觸儲存在服務器上并能通過互聯網看到的全部曲目。除了不采用流媒體模式外,它基本上就是Napster。埃克提出了一個不同的商業計劃:他的廣大用戶可以免費收聽音樂,但每小時都得看幾分鐘廣告。一部分人會愿意為更高等級的服務付費,但即便是一個子兒也不愿意付的客戶,也能為公司帶來足夠的廣告收益。而那些唱片公司則會收到一些分成:他們的歌每被收聽一次就能得到一美分。
Spotify并不是第一家允許客戶隨意收聽他們喜愛的歌曲的音樂服務商。但在過去十年間,收取訂閱費的公司卻一直火不起來。(業內翹楚Rhapsody也只有不到一百萬用戶。)2006年,蘋果的史蒂夫·喬布斯開始嘲笑這一模式。“我看不到它的需求點,”那年9月他這樣對我說,“我們看到所有的訂閱服務商最終都破產了。人們不愿意租音樂來聽。”(但其實iTunes也在使用相同的商業模式:你為音樂付費,你就擁有它。)
在喬布斯作出其表示不屑的言論兩年后,埃克啟動了自己的音樂服務公司。埃克指出,蘋果在那段時期推出了iPhone,而Facebook成為了線上王國。他們共同定義了將超越網絡的數字生活兩大新領域:移動互聯網和社交網絡。埃克看到了這兩大突破將會幫助創建他夢寐以求的音樂服務。智能手機意味著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聽到流媒體音樂——甚至是在車里——而不用守在電腦前。而社交網絡則讓人們直接從朋友那兒聽到音樂,而不用去數字商城或粗制濫造的盜版店。“忽然之間,”埃克說,“你就有了兩個全新的超級平臺。”
埃克開始著手創建他希望能夠取代iTunes的流媒體音樂服務。和蘋果的在線商店一樣,Spotify的設計亦崇尚簡約和功能性。它和iTunes一樣快,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埃克的用戶不是從不遠處的曲庫中播放歌曲,而是從幾千英里外的服務器上儲存的1500萬個音軌中選擇曲目播放。“我們得確保95%的流媒體能在200毫秒內傳送到客戶耳邊,那是人腦用來判斷是否存在延時的時間,”埃克解釋道,“如果我們做到這點,人們就會覺得全世界的音樂都觸手可及。”
但Spotify的最大特點是其社交性,這一特點也暗示著我們的聆聽習慣可能會發生怎樣的劇變。Spotify首席產品官古斯塔夫·索德斯特羅姆解釋說,它的免費模式扮演了社交催化劑的角色。用iTunes,你得付錢去聽某個朋友推薦的歌,即便你可能不喜歡它。“這些花費阻礙了發現,”索德斯特羅姆說,“如果在YouTube上看一段新視頻也要付費的話,那么你可能就不會試看很多視頻了。”有了Spotify,費用壁壘不復存在,人們更有可能去注冊并開始聽歌。一旦他們這樣做了,朋友們就可以輕松地將歌曲或整張專輯拖入對方的收件箱,而歌曲鏈接也可以方便地貼在網上。
埃克明白,Spotify的未來取決于它的社交能力;越多的人依賴好友推薦服務,他們就越有可能迷上Spotify并最終愿意接受付費版本。(在美國,每月支付5元可關掉廣告,支付10元則能獲得可在手機上播放并支持線下收聽的版本。)“我們的工作是要試著讓你們盡可能多地分享音樂,并收到來自朋友們的推薦,”埃克說,“我們能為你們做得越多,我們的生意也就越好。”
大多數人知道的西恩·帕克,都是賈斯汀·汀布萊克在其電影《社交網絡》中描繪的那個樣子——一個帕克自稱十分痛恨的聯想。但即便是汀布萊克對其神經質般旺盛精力的演繹,也還是無法充分表現出真實世界里這個精力過剩的男人。帕克是這樣一個大腦發達又激情洋溢的人——他可以滔滔不絕、令人驚嘆地就很多事物作出極具內涵的即興演說,無論是分子生物學還是釀酒學,一氣呵成——這簡直是種超能力。(帕克的自我評價可在他的Facebook檔案中看到:“我是一只配備了實驗數學協處理器的中國倉鼠,雷·庫茲維爾(美國人工智能專家)將它植入了我腦中。”)他的簡歷讓人既難忘又痛惜。他持有Facebook 4%的股權——現在價值數十億美元——他被迫在一次毒品丑聞后離開Facebook。他共同創立了在線通訊錄服務公司Plaxo,之后卻被董事會趕了出去。
然而,帕克最大的遺憾要數未能實現他對Napster——一家他于1999年共同創辦的公司——的愿景。這家新興公司試圖開展合法業務,同時與它的新競爭對手、提供文檔共享服務的努特拉(Gnutella)相抗衡。當時,他們的系統里包含多個音樂服務器——用戶可以自行挑選某一地址來下載歌曲。帕克認為Napster應該將服務器統一起來,聲稱這能讓用戶更快捷地找到彼此。正如約瑟夫·曼在其2003年出版的關于Napster的書《狂歡》(All the Rave)中寫到的那樣,“帕克想像,這一系統能讓用戶張貼個人文檔,顯示他們有哪些音樂,最常聽的以及最近播放的曲目。如果另一名用戶從他這兒下載了一個文件,他們或許會想知道這個人還對什么感興趣。”當時,帕克告訴曼,這個世界將要迎來“音樂的黃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