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腥草
原名又名折耳根、截兒根。因有強烈的腥氣,被俗稱為魚腥草。多見于西南、兩廣地區,可為野菜蔬食,煮過就沒有腥味。在云南、貴州和鄂西各地,魚腥草是一種涼菜的原料,主要食其根莖。方法是洗干凈后切段,拌醬油、辣醬、蔥、鹽食用。口感比較獨特,初食者需要適應后才會喜歡吃。在四川,也叫豬鼻拱,除了利用根莖,做涼拌菜或炒菜之外,還將葉子當做蔬菜。魚腥草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炎熱的兩廣地區在涼茶中使用。
乍暖微寒的春雨飄灑在江南的阡陌,泛綠的江水浸潤著田野的綠色,小花開了,泛著脈脈的清香,活色生香的春色里,綠油油、水靈靈的春菜,悄悄長成了,帶著露珠、帶著新綠,把那份獨有的新鮮脆嫩源源不斷地送到人們的餐桌上。
榕榕2013.04.26